第453章 表面朋友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通过线索找凶手,通过凶手找线索。

后者往往要比前者更为简单一些。

在陆仁看来,眼前这位有着艺术家一般忧郁气质的板桥同学,作案嫌疑目前稳居第一。

正如先前所说,不论案件看上去多么复杂多变,有一点是始终不会变的。

——死者肯定会离开小木屋。

不管凶手是在屋内杀害的死者,然后将其带出来抛尸。

还是把她先骗出来,在屋外杀人抛尸。都避不开离开木屋这一关键环节。

而正常情况下,离开小木屋的途径只有两种,从前门或者后门出来。

所以在这期间,始终待在后门附近,掌握着其中一条进出途径的板桥,嫌疑天然就比其他两人高一分。

当然光是这一点尚且不足以说明什么。

板桥在外面堆雪人这件事,跛脚女和方脸男也知道。

也有可能是他们把死者从前门骗了出去,然后绕远路跑到陡坡前抛尸。

可这位板桥先生偏偏出声附和了陆仁试探性的谎言。

这就很奇怪了。

如果是归来的游客破坏的雪人,他没必要为其故意遮掩。

如果是他破坏的雪人,那为什么要破坏的如此干净不留痕迹?

假设是因为先前元太撞了他的雪男一下,他怀恨在心,那大可用更暴力的手法,把头和身子全部干掉。

就算只毁掉脑袋,也不必做得这么精细,反而会让人瞧出破绽。大可伪装成意外就好。

当然,这也可能是因为他第一次干坏事没经验,太过紧张导致手尾处理的过于干净。

但一处反常算意外,两处加起来,就很难再用简单的意外来形容。

如果一个案件中出现大量的巧合,那就必须得考虑这些巧合是不是人为的。

于是陆仁接着问道:“你们最后一次见到死者是在什么时候?”

木山第一个回道:“就是中午快十二点那会,回到小木屋后我们约好一起吃饭,然后就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,再没见过。”

麻华跟着点头,“我也是。”

板桥:“我要稍早一点,她转身回小木屋后,我再没见过她,那会你们也在。”

“嗯。”

陆仁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,把三人的话逐一记录下。

只是他这一行为,让三人意识到了不对。

他们互看一眼,最终还是由木山出声道:“请问您这是在?”

“毛利小五郎你们应该都听说过吧?”

“嗯。”

“我是他的助手,现在做的就是一些简单案情整理工作。在警方到来之前,我希望你们几位配合我的工作。”

三人面面相觑,最终还是点头同意。

那位毛利侦探堪称警民友好合作的典范,猜也能猜到他和警方关系有多好。

身为他助手的陆仁,自然跟警方的关系也不可能差。

这要是现在不配合,一会等警察过来,这人甩手来一句,“拒不配合,十分可疑。”

那可就太冤枉了。

见三人十分配合,陆仁也就不准备采用更为过激的手段逼迫他们认清现实。

“好了,请几位接着回答下一个问题。从十二点到一点这段时间,你们有没有和她再联系过?比如打电话、发邮件。按照刚才的顺序来回答。”

木山:“没有再联系,不管是电话还是邮件。只是等到了饭点不见人,门也敲不开,我那会尝试着打了几个电话,但也没打通。”

麻华:“我也一样。木山打完电话后,我也打了一个没打通。”

板桥:“我来的比较迟,在他们确定打不通电话后,我就没打。”

“打开手机,让我看下通话记录。”

木山和麻华照做。

陆仁先看的木山的手机,12点58分到59分,连着三通电话。

接着他又往上翻了翻通讯记录,发现木山在11点50分还打过一通电话,通讯录上的备注是冰块。

“这通电话是?”

“这是我打给板桥的。”

木山尴尬地用手搓着裤缝。

比被人看到自己独有备注更尴尬的事情就是,给人亲自解释这个备注的含义。

“我打电话告诉他一点回来吃饭。”

“嗯。”

陆仁记录下几通电话的时间,把手机还给木山。接着又拿起麻华递来的手机。

她手机内的通讯记录比木山简单的多,只有一通一点打给死者的电话。

同样记录完毕后,陆仁看向艺术家板桥,“你的手机呢?”

“我的也要看么?我没给她打电话。”

见板桥犹犹豫豫,陆仁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个念头。

‘这小子该不会是打电话把死者叫出去,完事后还没删通讯记录吧?’

“板桥你怎么回事?快些拿给他看啊。”陆仁还没出声,木山就先行催促起来。

“给你。”板桥最终还是把手机打开递给陆仁。

他的通讯记录有两通。

11点50分和1点。两通电话都是同一人打来的,备注是幸运儿。

先前木山曾说自己在11点50分给板桥打来过一通电话。所以这个幸运儿指代的就是木山。

陆仁扫了二人一眼,不免觉得有些好笑。

这几个人嘴上说的好听,结果都是些表面朋友。

不过想来也是,真正的朋友,怎么能让挚友孤身一人顶着暴风雪干活呢?

同样记录下通讯时间后,陆仁把手机还给板桥。

他在板桥的手机中,并没有找到在中午这个时间段内,板桥和死者的通讯记录。

现在看来,板桥犹豫紧张的原因很可能和木山一样,不想让外人看见他的备注。

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删掉了通讯记录,但还是怕人瞧出痕迹。

至于是不是,查一下就知道了。

陆仁打了个响指,包括柯南在内的四人瞬间双目失神。

“小幽,查一下这人从十一点半到一点的通讯记录,看看有没有他打给死者的。”

没一会的功夫,小幽回道。

【有,他曾在12点05分给朔子小姐打过一通电话。】

妥了。

陆仁再一个响指,几人恢复意识,对于先前的遭遇一无所觉。

看着这三位表面朋友,陆仁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,“好了,现在风暴小很多,咱们慢慢下到坡底,在这等警方过来。”

三人并没有异议,点头照做。

他们率先下去后,柯南故意放慢脚步,同他们拉开一段距离,接着小声对陆仁道:“你怀疑这位板桥先生。”

听着陆仁先前的询问和有些针对性的举措,这位名侦探很快就看清了陆仁的意图。

“嗯,虽然没查到通讯记录,但很有可能是他自己删除了。等警方过来,让他们通过运营商那边查一下就行。等查到了,就可以把他直接拷走。”

陆仁笑道,“怎么样,算不算在警方来之前抓住凶手。”

“且不说这个案子一定是他做的,就算真查到……”

柯南话说到一半,耳边突然一凉,接着就听见了一段颇为熟悉的声音。

【我来的比较迟,在他们确定打不通电话后,我就没打。】

“我可是一名记者,他们先前的话我都已经录音了。”

陆仁收起录音笔,笑道,“警方办案并不需要像侦探那样,把作案手法完全复盘出来,他们只要有这个证据,就可以把板桥压回去审问了。你说,这案子算不算破了?”

“你要这样说的话,倒也不算错。”沉默了一阵后,柯南缓缓道,“对于一般的警察来说,案件进展到这一步,基本已经可以宣告告破。”

“对吧。”

“可咱们现在是在群马县,群马县的警部……是那位山村操啊……”

“?”

陆仁感到迷茫……

陆仁陷入沉思……

陆仁被柯南说服……

“你是对的。还是得把完整的做案手法搞出来。”

……

如果要给世界上所有人的善良程度排个排名的话,那山村操一定名列前茅。

因为他是那种宁肯相信世界上有鬼,也不相信人会故意害人。

遇到案子——灵异事件、妖怪作乱、天气不好、意外身亡、故意寻死。

反正不管怎么说,都肯定不会是人干的。

他坚信着世界上的真善美,并且身体力行。善良程度令人落泪。

这种级别的睁眼瞎,光给他把饭做好是不行的,必须得喂到嘴边,亲自看着他咽下去才行。

陆仁本想取巧走个捷径,但奈何……操哥的人生字典中没有捷径二字,有的只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张口就来的胡说八道。

世界是美好的,案子是没有的,能力是空想的,信心是爆表的。

陆仁暗叹一声,收拢心思加快速度朝坡底走去。

五分钟后,几人下到坡底。

站在湖泊前,近距离看着湖面上漂浮的尸体,麻华又开始哭哭啼啼起来。

另外两人也是别过视线,不忍继续直视遗体。

陆仁和柯南倒是不存在这方面的顾虑,正仔细观察着尸体,搜寻可能存在的信息。

【智人(死亡)

十分不建议食……】

得。

陆仁面无表情地关掉系统面板。

鉴定在验尸这方面,一如既往的没卵用,还是得靠自己。

查明凶手作案手法,也就是弄清楚死者究竟是怎么死的。

尸体飘在湖中,死法不外两种,一种湖中溺死、另一种就是杀人后再抛尸。

如果是前者,陆仁蹲下身子,尝试着把手没入湖泊,反馈而来的触感十分冰凉。

虽说这个湖泊并未结冰,但因为天气的原因,湖水的温度依旧很低。

如果是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,骤然跌落在这个冰湖之中,很可能会因为失温、抽筋、呼吸困难、心脏骤停等多方面因素而导致溺亡。

从这方面来说,基础溺亡条件基本达成。

至于如何溺亡,陆仁看了眼飘在遗体身旁不远处的滑雪板,再起身回头看了下这个陡坡。

有一种可能自然而然的浮现在脑海之中。

——死者从上往下一路滑到坡底,由于能见度的原因,没有及时发现眼前湖泊,一头栽了进去。

只是……这可能么?

今天中午,陆仁同死者初步接触时,也只是感觉此人尖酸刻薄,说话难听,极度以自我为中心。

并没有从她身上感受到那种歇斯底里,追求刺激,完全不在乎自己生命的疯狂。

目前已知是板桥打电话把她叫出来的。

然后呢?两人相约着在这种暴风天滑雪?后者还同意了?

这怎么想也不太可能。

而且这个湖泊离坡底其实还有一段距离,虽然不算长,但也不是那种只要下到坡底,就会瞬间跌落湖中的状态。

如果真是如此,景区一定会对此地多加防范,不然危险系数就太高了。

就算考虑到雪天能见度低这一点,也无法保证死者一定会跌落到湖泊之中。

对于任何一个杀人凶手来说,这种有过高存活率的手法,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忍耐的。

那如果是俩人都滑到坡底,板桥把死者推到湖中。

只是……这种手法的可能性依旧不高。

时间不够。

板桥12点05分给死者打的电话,死者穿上衣服穿上鞋,走过来就得五分钟,也就是12点10分。

板桥本人一点回来的小木屋。

也就是说他的作案时间只有中间的五十分钟不到。

从小木屋滑到坡底,姑且算十分钟。

剩下的四十分钟,他得重新爬到坡顶。而且为了避免意外,他至少还得预留出十分钟左右。

三十分钟时间,在暴风雪中爬坡……

陆仁看了眼这个被雪覆盖的陡峭山坡,自忖就算自己都很难做到在三十分钟内爬上去,更不说这个艺术系的大学生。

排除湖中溺亡的可能,再看眼前这个场景,就很容易得到另一个结论。

——凶手通过往湖中扔滑板,从而故意营造出死者溺亡的假象。

只是想要做到这一点,光靠扔滑板不太够。

那就是解刨所得的结果也必须是溺水窒息而死,而想要做到这一点……

陆仁看向抱团取暖的大学生们,“除了这里,附近还有别的湖泊么?”

“没有,只有这一处。”

“OK。”陆仁转过身,拍了拍柯南的脑袋,“我找到证据了。”

柯南,“?”

什么就叫找到证据了?这下来看了有五分钟没有?

看着柯南仍然不解,陆仁没藏着掖着当谜语人,简单整理了思绪后,“首先,可以确定死者跌入湖中溺亡只是凶手营造的假象。”

“嗯。湖中虽然有滑板,但她本人并没有戴护目镜和手套,一看就不像出来滑雪的。”

咦?

陆仁重新扫了一眼,发现还真如柯南所说的这样。

看来他对于细微之处的观察依旧不如柯南。如果一开始就能发现这一点,就不需要长篇大论的正推反推了。

暗暗记下这一点后,陆仁收回视线,表面不动声色地继续道:“一旦确定了这一点,那凶手就瞬间露出了马脚。”

“仁哥你知道凶手是如何抛尸的了?”

“不清楚。”陆仁摆了摆手,“这点其实无所谓,只要抓住关键即可。你还记得咱们曾经破获的一起案件,豪门千金被杀案。”

“哪个啊?”

“名字我也记不清,我只能说那起案件中,死者明明是被水淹没窒息而死的,凶手却偏要营造出她是被人按在水池中窒息而死的假象。”

听到这,柯南瞳孔猛的一缩。

见他这幅表现,陆仁笑道:“看来你也明白过来了。今天这起案件正好反了过来。”

柯南:“死者被人按死在水池中,凶手却营造出她溺亡的假象。”

“没错。这两种死法有着实质性区别。前者肺部有积水,后者肺部没有积水。”

陆仁打量着自己修长的手指,像是在欣赏着一件艺术品。

“解刨一下就知道她其实是被人故意杀害的,也就自然而然的知道了凶手的作案地点,不是凶手的房间,就是死者的房间。”

“作案地点是凶手的房间。”

柯南更正了陆仁的说法,并给出相应的解释。

“如果是死者房间,那凶手应该会把手套和护目镜给死者戴上,以免露出破绽。”

“因此破案证据就藏在凶手房间的水池中,那里应该能找到死者头发、指纹、DNA。再加上通讯记录的话,完全足以将其定罪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陆仁拍了拍柯南的脑袋,赞许道,“做的不错。”

“……”

这么一分析,凶手抛尸的手法就显得无关紧要了。

可柯南就是有些不甘心。他还是想按照自己的习惯,把破案流程完整地推出来,哪怕案件已经基本宣告告破。

“仁哥你不好奇凶手抛尸的手法嘛?”

“不好奇,真想知道等案子破了,直接找凶手问呗。”

“这怎么能行。”

柯南把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。

“如果你真想知道,我这边还有个线索。”

陆仁把先前的发现告知给了柯南。他搞不明白雪人那里有什么不对,但毫无疑问,那里绝对有问题。

“雪人的脑袋……”柯南眼镜片突然开始反光,“我知道了!”

“哦?”

“凶手利用了元太他们做的雪人。他取下雪人脑袋重新滚成一个大雪球,充当了雪男的身子。”

“至于雪男原本的身体,被用作了杀人道具。那个雪球是真空的,凶手杀害死者后,把她和滑板一起放了进去。”

“然后他把雪球从坡顶推下,让其一路滚到湖中。雪球遇水融化,从而营造出死者溺亡的假象。”

陆仁问道:“能做到?雪球不会散开?”

“用盐,盐会融化雪,融化的雪吸热,导致周围未融化的雪变硬。这样就能打造出一个坚固的雪球!”

柯南顿了片刻,“滑雪场的雪运用了同一原理,不过用的不是盐而是硫酸铵,道路融雪用的是氯化钙。”

“这样子。”

陆仁知道撒盐会让雪融化,但后面的就不清楚了,这是知识积累方面存在的差距。

而且柯南这个思维跳跃程度是真的够高。仅凭一个雪人脑袋,就能推出凶手是把死者放在了中空的雪球之中。

扪心自问,陆仁清楚自己做不到这一点,至少目前不行。

“不错,挺厉害的。”陆仁赞许地拍了拍柯南的脑袋。

“……”

柯南回以一个僵硬的笑容。

案子都已经被你提前破了,现在返回来夸他厉害。他是该高兴呢,还是该高兴呢……

(本章完)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