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朝歌诀熙 > 第92章 温家的礼单

我的书架

第92章 温家的礼单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只见那个丫头将门轻轻的带上,朝歌看了一眼,复而有低下了头,听着两个人的交谈,并没有做声,只是在那里摆弄着茶具。

朝歌的茶艺其实也不能说是刻意去学的,只是在闲来无事的时候,找一个点来打发时间而已,时间久了,自然而然的,手艺也就越来越好。

几个人又说了一会,便见一旁的戚嬷嬷走了进来,因为温氏身体不舒服的缘故,老夫人也给足了面子,让人都移到了温氏的住处用膳。

毕竟她回来的第一顿饭都没有同温氏在一处,为了稳固温氏的位子,她自是要做一些措施,免得人分不清规矩。

再者,温氏是正室,纵然来这里用膳又如何,也是说的过去的。

“可是人过来了?”老夫人还未等她开口,便说道。

“回老夫人、夫人、小姐,二夫人早早的过来了,已经在偏厅等着了。”戚嬷嬷恭敬地开口道,低着头看着地面。

“那我们也过去吧。”老夫人听了,站了起来,拿起一旁的拐杖。

温氏忙不迭的站起身,扶着老夫人,虽然说她的身子不大好,但是该做的事情还是需要去做。

朝歌见此,也站了起来,伸手扶住老夫人的另一个胳膊。

老夫人满意的点了点头,心下开心的很,“这院落打扫和收拾的,还和以前一模一样。”

“娘真是太抬举我了,这都是些小事而已。”温氏低着头,面上带着绯色。

话音落了,也到了偏厅,一旁的二夫人迎了上来,规矩的行了礼。

此刻,其他院子里的人,也陆陆续续的赶了过来,朝歌大眼一扫,并没有无景弦乐的身影,想到今日老夫人做的事情,心下多了几分思量。

老夫人若不是一个精明的人,父亲又怎么会稳稳的坐上无景家家主的位置,想来她也听说了无景弦乐在府上的一些事情,只是想要警告她一下。

“母亲。”无景渊过来的时候,基本上人已经到齐了,他也是匆忙的将事情做完,不然今日的午膳许是不能同老夫人一起用了。

“嗯,都坐吧。”老夫人淡淡的点了点头,在温氏和无景渊的搀扶下坐在了梨花凳子上。

老夫人不坐着,自是没有人敢坐下,当所有人都入坐了之后,也都规规矩矩的吃着午膳。

正所谓,饭不言,寝不语,在座的都规规矩矩的吃着饭菜,并没有出格的举动。

用过午膳之后,在温氏和老夫人的嘱咐下,朝歌又知会了父亲一声,这才让管家备好的礼物装上马车。

“小姐,这是奴才挑的礼单,您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。”要知道,温家可是无景府大夫人的娘家,也是无景朝歌的外祖母家,准备的东西各个都必须是最好的。

无景朝歌接过单子,一目十行的扫了一下,东西都装满了三辆马车,而且各个都是顶好的,想来也没差错了。

“你做事情我放心,没有什么要添得了。”若是说每每见到无景朝歌回外祖母家的时候,街坊邻居都羡慕极了,这女儿选好人家,自是要选同无景家一样的。

自古以来便是物以稀为贵,好的东西往往较少,所以才被当做了模板,正如无景家便是。

管家听了这话很受用,又嘱咐一旁的奴才搬物件小心一些,要知道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价值连城的,无景家家大业大,这些东西不过牛毛而已。

装东西约莫用了一柱香的时间,朝歌又仔细的瞧了瞧,这才上了一旁的马车,一旁的素衣跟着上去,心中是欢喜的。

“小姐,老夫人见了您,一定开心的合不拢嘴。”素衣是温氏带着的,心里自是向着温家。

朝歌想到外祖母,眉目都染了温情,她淡淡的应了一声,便倚在一旁闭目养神。

素衣见此,忙拿了条毯子轻轻的盖在朝歌的身上,又点了凝神的檀香,坐在一旁不在吭声。

一时间,马车里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够听的一清二楚。

温府离无景府还是远了一些,虽说都是在京城,可饶是这样,也走了半个时辰。

还没下马车,便见府上的下人迎了过来,管家也从府内走了出来,恭敬地站在那里,唤了声大小姐。

说来也是奇怪,温家这一辈都是男丁,只有温氏出了一个女娃,所以温家人自是将她宠在心窝上,再加上朝歌又是最小的,所以这些个对她都是言听计从。

朝歌走进院子里,看着熟悉的景色,眉眼间都带着笑意,对一旁的福安道:“不用去里面知会了,带我直接过去吧,免得又让外祖母手忙脚乱的。”

“是,老夫人和老爷他们这会都在前厅,小姐您也赶了个好时候。”福安是温家的管事,一家人在温家做事几十年,对朝歌也是打心眼里好。

一旁的马车也都从后门进来,同往年一样,挑出来一些是赠给各位的,其他的也都放入了账里。

朝歌对于管家最满意的一点便是,他每次都帮自己把需要送的礼物仔细的挑选之后,记在一起,只需要看一遍,她既省去了麻烦,也不容易出错。

到前厅还有一段距离,当朝歌进去的时候,才知道今日为何都在家,原来是二哥做生意回来了。

“朝歌给各位请安了。”一句话概括所有,她又福了福身,嘴角含笑站在那里。

“是不是听说二哥哥回来了,所以你才这般迫不及待的赶了过来,我就说嘛,还是我的面子大。”二哥温玉看着朝歌,长年在外面经商,这嘴皮子自是练了出来,说话也讨人喜欢。

朝歌忍不住白了他一眼,一天到晚就没有一个正形,“我可是来看外祖母的,你只不过是碰巧罢了。”

“你这小丫头,就不会说一些讨我欢喜的话,我这次从江南回来,可是给你带了好东西。”温玉说着,又诱惑着朝歌。

这几个哥哥,都是打心眼里疼朝歌,再加上温氏的病情,温家老夫人也是把一颗心都放在了朝歌的身上。

如果没有温家的极力支持,无景朝歌一个女娃在无景家,即便是在聪明,也怎么可能是下任的家主。

“什么东西在好,都没外祖母好,您说是不是外祖母。”朝歌说着,坐在了外祖母的身边。

虽然已经上了年纪,可是韵味犹存,母亲的眉眼同外祖母极为相像,朝歌也觉得亲切许多。

“好了,今天算是个讨喜的日子,老三呢,这一大家子都回来了,今日怎么没有见他的影子。”温氏的嫡亲也不多,统共也就三个,老大在外面领军,老二从商,老三在朝中为官。

“许是在外面还没有回来,这官场上,事情比较繁琐。”温老爷温霍为自家儿子开脱。

朝歌也在一旁附和着点了点头,“舅舅说的是,还好朝歌的司珠局只要事情办完就可以来去自如。”

“说起司珠局,你那桩案子处理的怎么样了。”温如蔺开口道,他是朝歌的外祖父,虽说已经归隐,不在朝上为官,可是在官场上也混迹了大半辈子,有时候温霍还时不时的向他请教。

“再过个三两天,应该就有结果了。”朝歌轻描淡写的说着,今日是个欢喜的日子,她并不想将外面的事情说进来。

“嗯,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。”温如蔺点了点头。

一家子都在屋内坐着,但是有的人话并不多,朝歌看向自己的舅母,将带过来的礼物让素衣按辈分依次交到她们的手里。

“来都来了,还带什么东西,不过……有没有三哥的?”进来的时候温寒就听说小妹来了,见着大家都在收礼物,他自是满心的期待。

朝歌抬起头,虽然这三位哥哥长的都玉树临风,面容俊俏,但是不得不说,三哥生的最好看。

“我这不再给你放着呢,缺了谁的也不能缺了三哥哥的。”朝歌说着,又从素衣的手里接过一个盒子,递给了温寒。

她说话总是很讨喜,不然也不会让温府上下都喜欢她,温寒接过盒子,白嫩的手指迫不及待的将盒子打开,便见里面是一支玉笛。

“还是你最知三哥的喜好。”这玉笛的材质是上乘,温寒一摸便知道。

“你打小就宠爱你妹妹,还记得那次,下着大雨,她一个人非要去外面玩,愣是不依,你就带着她下了马车。”说起这个来,舅母从一开始的不满意,到现在想起这个就觉得两个人孩子气,能看出来,也是对朝歌满意的。

朝歌听得此处,想到那次的事情,一行人出去踏青,谁知道外面会突然下起了大雨,那时候她年纪小不懂事,非要出去玩。

结果大人们都不愿意,朝歌那个时候闹得很厉害,不论谁的话都听不进去。

想到那个时候,唯有三哥哥说好,偷偷的带着她下了马车,因为没有拿雨伞,染了寒气,还因此生了场大病,也落下了病根,现在只要一染上风寒,就不容易好。

想到这里,朝歌下意识的低着头,脸上有些愧疚,“那个时候,是朝歌不懂事。”

她十指交拢在一起,透出她的不安,葱白的手指煞是好看。

“小孩子总有顽皮的时候,也没有懂事不懂事一说,从小你们这几个孩子便亲近,我也放心了。”舅母听了她的话,眉眼间染了笑意,又拉过朝歌的手,亲切的说道。
sitemap